
家用型的磨豆機我一直都很感興趣,過往也買過很多台經典機種,基於人生到後來都是一場斷捨離的修行,不合適的就賣掉或送朋友,來來回回只剩最適合自己使用的,我自己家裡用小富士鬼齒跟Mahlkonig Guatemala ,公司用的是kalita nice cut mill ,這三台應該都算是家用磨豆機的代表性機種(好吧,Guatemala這種大台巨獸正常人根本不會買在家用 ),基於鬼齒刀盤對於豆子還是會有修飾性,所以這回大多是用平刀kalita nice cut來跟Fellow ODE作為對比。
結論先說在前面,在味道的表現上,kalita nice cut跟Fellow ODE的味道表現真的已經很不錯了,但Fellow ODE也許是憑藉著64mm大刀盤跟智慧控制馬達的優勢,讓香氣跟尾段的甜感都有更突出的口感。
而在使用體驗上,kalita nice cut就跟一般的磨豆機差不多,除了經常要清機器下方的細粉銀皮之外沒什麼好抱怨的,它一直都是很任勞任怨相當襯職的好機器,而Fellow ODE的使用體驗,無論是超靜音智能馬達,或是研磨結束自動關機,殘粉擊落裝置,終於讓人有一種時代大步進化的感受,在經歷五天的相處之後,以下是開箱兼使用心得。



















↑ 首次研磨時就猜測刻度應該有跑掉,不然刻度六號應該不會這麼粗曠,但也可以讓大家參考一下研磨出來的粉粒,是立體菱角型居多







其次是愛樂壓用低一點的水溫,用稍長的時間間浸泡,也可以讓這台磨豆機的優勢展現出來。



後續做了很多調整,像是沖煮溫度提高,然後會微調ODE的刻度,研磨比平常習慣的顆粒還要小上一點,換流速慢一點的濾杯,微調沖煮手法等等,都可以讓前段踩空的部分補足回來







極硬豆測試





結語
大部分的心得前面都已經講完了
大體上我一直都沒有刀盤大小會不會影響到味道的迷思,很多小錐刀的手搖磨豆機出粉品質也很好,我自己手搖磨豆機就收集了二十幾台,骨董磨跟現代磨都有,偶爾還是會回顧一下它們,展現一下沖煮咖啡的情懷。但電動磨我也好幾台的原因,其實沒有別的,就是懶XDDD,另一個是我都自己烘焙豆子,用慣用的電動磨,可以很明顯的感覺烘焙上的調整帶來的風味變化。
應對淺焙豆我喜歡用Guatemala,早餐不適合喝太刺激我大多用鬼齒小富士煮中焙的豆子,可以享受圓滑潤澤的口感,工作的時間會用NICE CUT提神醒腦,未來會加入ODE,讓沖煮能多一個選擇(對,我一開始就守在螢幕前面,贊助了一台超早鳥XD),使用期間太短,不得不說還沒來的及培養感情,但我覺得它的優勢很明顯,就是在使用體驗的部分做到其他機器做不到的便利,PID超靜音智能馬達,或是研磨結束自動關機,殘粉擊落裝置,終於讓人有一種時代大步進化的感受,何況單單造型還有那麼一些設計美術館等級的元素鋪陳。
以上,是這回的睽違已久的開箱心得,祝大家都能用恰當好處的工具煮合適的咖啡
補上他們的連絡資訊
Fellow 粉絲團 |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ellow.taiwan/
Fellow 台灣官網| https://fellowproducts.com.tw/